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刍议

摘 要:校长作为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教务、领导和管理学校事务,可以说在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地位。高中作为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校长在新课改背景下又应具备怎样的管理行为,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高中校长具有适当管理行为的重要性,然后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应有的具体管理行为进行谈论。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校长;管理行为;重要性

校长在教育制度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其管理行为关系到学校教育的顺利实现。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在新课改背景下,校长尤其是高中校长应该与时俱进,用适应时代的新教育理念对学校进行管理行为改革,使学校能够在新的环境下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目标。同时,校长的具体管理行为也决定了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具体落实,因此校长也应形成相应的管理行为,促进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顺利实施。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应有适当管理行为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校长在履行教育职责和管理职责的同时,还必须把握和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基本的课程要求,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的领导能力,成为新课程教学的计划者和组织领导者,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进行。

高中阶段作为学校教育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教学阶段,既承接着小学、初中教育的纵向发展,担负着对學生教学进行定向定则的重任,又是学生升入大学的一个分水岭。高中教育阶段的学习和选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会有一个总体的爆发和定型。高中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对于高中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高中学校教学的实施和完善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很多校长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识明显不足,思想守旧,创新力不强,导致很多教学实践和教学目标严重脱节,甚至有的只是“新瓶装旧酒”,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教学评价和教学理念严重不符,实际教育改革措施不能够有效落实。

高中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应该在教师之前,最先更新教育理念,规划学校教育,制定与时代相适宜的新型管理模式,在课堂设置、课堂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形成完善科学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策略。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1. 思想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教师教学理念

高中校长进行学校管理,首先就应该进行思想上的领导。只有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先一步进行了改革,教师才能够进一步实现教学改革。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教师教学理念非常重要。学校教育,校长是领导,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只有校长的理念推动是不够的,学校教师整体进行理念创新,才有可能推动教学发展,因此,校长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引导。

例如,在学校管理中,可以固定时间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听取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和意见,了解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顾虑。很多教师不愿进行改革就是因为有担心,害怕在课程改革中教学管理方式过于冒进、开放,不仅不能促进教学,还有可能造成教学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进行鼓励和支持,坚定地支持他们,在教育管理中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义务和责任,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进行教学改革。

2. 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

公正的制度,使坏人变好;不公正的制度,使好人变坏。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应该积极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传统教学管理中,忽略了教学管理的过程评价,管理上失去了灵活性,也不人性化,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这显然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不符。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符合教学要求的教育管理制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3.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教育本就是对学生的教育,促进和实现对学生的整体优化教育,才是学校的教育目标。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加大素质教育力度,鼓励学校教学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能力素养为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高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负责人,对学生对管理和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高中校长管理行为改革应在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下,与时俱进,与社会接轨,加强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积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教师的管理工作也要实时更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鼓励和促进教师改革教学模式。

推荐访问:刍议 校长 新课改 高中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