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制度【10篇】

集体备课制度1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集体备课制度【10篇】,供大家参考。

集体备课制度【10篇】

集体备课制度1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制定埭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至少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过程: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教研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教研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汇集、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备课组(或教研组)安排时间交流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打下基础。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开展每次活动。

  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按照固定的进间、地点进行活动,教研组长做好考勤记录。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

  2、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

  各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不断拓宽教研组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

  3、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

  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鼓励教师个性化备课,提倡在教案中(展)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4、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集体备课的检评:

  1、把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放在备课检评的首位,把“书写教案”与“备课”区别开来。检查教师的备课,重在检查教师在课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教具准备、学情准备等,不能仅以教案书写的工整程度、字数的多少、项目的齐全与否等作为评价的标准。

  2、加强对备课的过程管理。学校教导处分月组织各教研组长对老师们的备课笔记(包括集体备课材料)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各条建议,帮助教师修改完善,不断提高备课水*。

  3、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还要与*常的听课相结合,以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效果,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至少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

  4、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规划;

  5、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

  6、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7、教案书写字迹工整。

集体备课制度2

  一、 目的与要求:

  1、通过集体备课活动进一步优化备课质量,贯彻新课改精神,保证优课率不断提高,进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集体备课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特别是分配教师的迅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强化教师队伍内部的团结,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我校教师人人都必须自觉服从年级组,教研组的安排,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任何干扰,准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4、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自觉发挥积极作用,认真钻研,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青年教师在虚心向老年教师学习的基础上,要大胆求新,敢于创新,有经验的教师要发挥中坚核心作用,在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教学经验,给青年教师以切实的帮助。

  二、 组织与实施:

  1、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导处的统一规划、领导下,由教研组会同年级组分学科进行活动。

  2、各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原则上每学科每周不得少于1次,无上限。

  3、在各年级组组织具体实施的基础上,教研组两周进行一次交流活动,以促进同一学科各年级之间集体备课活动的*衡有序发展。

  4、各教研组认为有必要进行跨年级集体备课,可自行安排活动。

  5、教导处每学期举行一次集体备课经验给予推广,并形成教(科)研论文上报。

  三、 内容与方法:

  1、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深入研究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充分认识本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地位。

  (2)在深入研究大纲的同时,在总体把握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所任学科的教材进行系统的深刻的研究,高屋建瓴地把握全程教材的知识结构,大体框架,以及所任教教材在全程教材中的知识作用,连贯作用及基础作用。

  (3)重点钻研所施教的本册教材(指一学期或一学年时间之内的教材),明确认识其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单元(章节)在全书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在联系,进而根据各章节相关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具有蓝图性指导作用的教学计划。

  (4)把握并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制订,必须服务于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同时又必须是全册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总要求和总体现。各章节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必须为实现全册教材的大目标服务,同时,又要注意向全体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5)强化素质教育意识。坚持实施双纲备课,在钻研教材、制订目标、研究教法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树立素质教育意识,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注意把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格塑造教育,创新思维教育等情商教育,有机渗透进去,努力促进学生肆展智力因素的同时,非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和升华。

  2、集体备课的方法可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说课交流;

  (2)挖掘教材内容;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或对疑难问题;

  (4)研究学生或研究教法;

  (5)讨论教学措施;

  (6)集体撰写或修改教案;

  (7)板书的设计或课堂作业的拟定等等。

  3、集体备课的方式可按如下程序进行:

  (1)集体备课各人首先认真钻研所备章节的内容及学生知识基础状况,吃透两头并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形成初步教案。

  (2)在集体备课时,首先进行说课交流,然后进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对自己的教案进行补充。在此基础上,形成基本统一的教案。

  (3)对板书的设计,可根据各人的教学方法及特色进行设计。

  (4)对课堂(课外)作业的设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做到*行班级统一作业,允许补充或修改,但不得超过作业总量的20%。

  (5)在*案、统一作业的前提下,对于教法可根据各人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加以实施。

  四、检查与考核:

  1、各年级组按学科建立集体备课小组,然后由教研组长负责,将相同科目备课小组合并成备课组。将备课组组建情况上报教导处。

  2、各备课小组都应建立台帐,每次活动必须有记载(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成果)并上报教研组,以备检查考核。

  3、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凡教龄在5年以下者,特别是在见习期内的年青教师,必须随时做好笔记,记下自己的心得、收获。

  4、教导处可以对各人各组的集体备课情况进行个别了解,抽查或进行随堂听课。

  5、每学期末,对集体备课情况进行初评总结,每学年末进行总评总结,总评结果将进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集体备课制度3

  1、集体备课责任人:备课组长

  2、集体备课的任务:

  (1)主讲人在集体备课前做好准备,集体备课时说课,其他老师补充、完善。

  (2)重点研讨:

  ①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②如何引导学生自学

  ③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④如何针对问题进行解决、归纳

  (3)在讨论的基础上,备课组长总结,达到五个统一:

  ①统一进度②统一内容

  ③统一重点④统一难点

  ⑤统一训练

  (4)确定下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主讲人

  3、集体备课的纪律:

  (1)备课前,人人钻研教材,按时参加集体备课。

  (2)备课时,积极参与研讨,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

  (3)不得随意变换时间和地点。

  (4)集体备课后次日,将集体备课记录交教科研处。

集体备课制度4

  指导思想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同伴互促,改变传统“独立作战”的课堂教学模式,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真正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教研组特建立如下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人员:

  集体备课由教研组组长主持召开,指定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分小组备课。要求所有教学的教师全部参加。

  二、集体备课内容:

  1、讲授教学框架、基本观点、基本理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

  三、集体备课程序

  1、备课组长按照教学计划,择优确定主讲教师后,由主讲教师准备讲课的内容。

  2、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等,并将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然后由参加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3、主持人综合大家的意见,做出最后的要求,由具体讲课的教师按照此

集体备课制度5

  备课是实行优质教学的前提。集体备课是指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开展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为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结合我校实际,特重新修定本集体备课制度。

  一、 集体备课的组织

  1、集体备课的时间:单周星期二中午(语文),单周星期三中午(数学),单周星期四中午(英语),单周星期五中午(其它科目)

  2、集体备课的地点:年级组办公室、体育组办公室、三楼会议室

  3、集体备课的范围及参加成员:全校所有年级、学科和全体任课教师。

  4、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各年级分为语、数、英备课组和其它组,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

  5、集体备课数量:每学期不少于八次,每次为一课时一单元或一篇课文。

  二、 集体备课的要求

  1、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每学期开学后,各备课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并及时上报学校教导处。

  2、教师应积极认真地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时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

  3、加强集体备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每次活动备课组长都要让老师明确重点。做到“三定、一有”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有记录。教师要积极支持备课组长工作,主动承担任务。

  4、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中心发言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撰写出本次集体备课的讲稿,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每次可轮流由一位教师主讲,其他教师再作补充)。个人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思考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

  5、集体备课时要尊重同志,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6、同备课组备课要求做到“五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在“五统一”基础上,根据各人教学风格特点和教学对象编写教案。

  7、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8、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

  9、活动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整理和记录工作。

  三、 集体备课的检查及奖励

  1、学校教导处加强对集体备课活动的检查,要有详实记录并定期总结、评比奖励。

  2、各备课组要全员参与,保证集体备课时间,无故缺席者扣发相应奖励津贴,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当天集体备课的须向校长室请假。

  3、备课组每一名教师每一学期都必须至少有一次担任中心发言人。

  4、校长室、教导处和教科室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集体备课材料等方式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督导,并及时反馈。

集体备课制度6

  课前备课遵循三个步骤:

  个人备课

  1、钻研课标和教材:掌握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实现整体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科学、思想内容和内在联系,明确重点、难点、“三维目标”,落实要求。阅读有关参考资料,了解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当地建设实际,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展知识面。

  2、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对象的共性和个性学情(如学习目的、兴趣、基础、难点、疑点、自觉能力等),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少,深浅和进度的快慢,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4、补充、删减或改进实验和练习、作业,并实地演作一遍。

  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2、集体备课由学科年级备课组长主持,要求做到“三定”:定时、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集体备课时间每学科每周不得少于一课时。

  4、集体备课的任务是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学目的,*学重点,统一课时安排。研究教材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教法,交流经验;选择练习及作业题。

  5、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老带新、新促老”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和锻炼骨干教师的基础。

  制定课时计划(教案)

  1、上课前每课时必须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教案,作为上课的依据。无教案不能上课。

  2、每个教案都要求至少在授课的两天前完成。

  3、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4、教案的格式应根据教学模式进行编写,但教学有模而无定模,不强求一律,要体现各学科内容的特点。

  5、每节课的教案应体现出以下几项内容:授课班级、时间和课题;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和教育等几个方面);课的类型和结构步骤;教学各环节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上练习与课后作业;板书设计;课后记载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如:如何科学地传授基础知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增强教学的思想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表达能力;如何指导学习方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等。

集体备课制度7

  “集体备课”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与知识,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通过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在课前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对学法、对课程资源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整合,以及课后对上课情况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进策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集体备课是教师掌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和文化水*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必须强化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为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尽快得到提高,要求每个备课组必须认真进行集体备课,现将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规定如下:

  一、“集体备课”的分组。

  “集体备课”的分组原则是按校本课题分组,这样就能够备课及研究内容的相近而做到有的放矢,全体老师分为四个组:

  文科、理科分别分为高、低两个年级组。

  二、“集体备课”的原则。

  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集体备课”的内容在前一次集体备课中就要落实下来。“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是对即将上的课的准备,这种准备可以有以下六个方面:

  1、研究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明确所教章节的内容在本学科及该专业培养中所处的地位;了解本章节的内容与其他章节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本章节在讲课时的深度、广度及讲授范围,突出重点,注意难点,力求少而精。

  2、研究学生:备课时应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还应备好学生上课时可能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胸有成竹”。

  3、研究教法:第一、选择教学方法时,在考虑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方面,所选择的教法要富有教学哲理,能随机应变。第二、要有创新意识。教师讲课的方式要有“新意”,要在“新”、“奇”上下功夫。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不断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予学生宽阔的思维空间。第三、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富有鼓动性。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有赖于教师富有鼓动性的教学语言。

  4、研究学法: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的学法及不同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学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不懂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努力开发与利用有关课程资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我们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开发与利用各种与课程与课堂有关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所用为学生学习所用。

  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6、课后对上课情况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进策略。

  每个集体备课小组的每一次集体备课应该有一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应该在前一次集体备课中就落实下来。中心发言人提出自己的备课意见后大家各抒己见。

  三、“集体备课”的活动要求。

  1、集体备课实行签到抽。各教师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不得迟到或缺席。若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进行集体备课,必须提前到教导处请假,并安排好补备时间。备课组成员若因事不能参加集体备课,则必须先向组长请假,再到教导处请假。

  2、集体备课期间,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3、集体备课结束前,备课组长要将下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确定好,以便提前作好准备。

  4、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记录(或委托组员做好记录)。备课后由各组长妥善保管,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集体备课制度8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制定埭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至少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过程: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教研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教研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汇集、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备课组(或教研组)安排时间交流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打下基础。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开展每次活动。

  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按照固定的进间、地点进行活动,教研组长做好考勤记录。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

  2、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

  各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不断拓宽教研组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

  3、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

  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鼓励教师个性化备课,提倡在教案中(展)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4、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集体备课的检评:

  1、把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放在备课检评的首位,把“书写教案”与“备课”区别开来。检查教师的备课,重在检查教师在课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教具准备、学情准备等,不能仅以教案书写的工整程度、字数的多少、项目的齐全与否等作为评价的标准。

  2、加强对备课的过程管理。学校教导处分月组织各教研组长对老师们的备课笔记(包括集体备课材料)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各条建议,帮助教师修改完善,不断提高备课水*。

  3、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还要与*常的听课相结合,以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效果,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至少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

  4、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规划;

  5、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

  6、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7、教案书写字迹工整。

集体备课制度9

  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不备课不准上课。备课是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工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备课环节

  1、备“课程标准”。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备学生需求。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

  3、备教学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更要备知识背后隐藏着的方法和过程。

  4、写课后反思。提倡写教后记。

  (二)基本内容

  1、全册教材教学计划(学情概述与针对性措施、教材分析与目标设计、教学重点难点、教改教研方案、课外活动安排、差生优生辅导计划、教学进度表等)

  2、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与目标设计、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等)

  3、教案(课题、课型、时间、教具、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设计、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记等)

  (三)具体措施

  “四定”:每次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在事先写出发言稿。备课时,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后,其它成员要充分讨论和研究。

  “四统一”:*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内容、*学进度。

  “五备”: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备课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四)备课步骤

  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集思广益通思路,各备课执笔人根据备课组的意见,提前一周研究预定的备课内容,按照统一的格式,分工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然后分发到各位者手中。

  3、博采众长写教案。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教师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

  4、教后反思长经验。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五)教案形式

  提倡多样化的教案形式:简案或详案、卡片式、提纲式、表格式、随笔式、备忘式、书头备课式等。

  (六)检查考核

  1、教研组自查、互查。

  2、校内或上级检查。

集体备课制度10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集体备课提出如下要求:

  一、组织形式:

  1、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双周一下午放学后开始活动(集体研究课时间由本备课组商议临时决定,不要利用周一下午的集体备课时间,一个月备课组至少开展一次研究课活动)。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

  2、全校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3、全校语文6个备课组,数学分一二年级、三年级、四五年级、六年级4个备课组,英语为1个大备课组,体育1个备课组,艺术1个备课组。

  二、要求:

  1、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备人四落实。

  2、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所备单元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及教育价值,提高教师个体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确定由主备人对本单元(或章节)进行初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对主备人的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主备人应在一周前把所备初稿交到任课教师手中。)这一过程应该真正成为师师互动的课程,主备人介绍了设计思路以后,其他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肯定设计的精彩之处,同时,对有待完善之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让大家共同品评。最后形成的教案要达到:*学目标,*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本学期每个学科要建立单元评估制度。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纸旁注部分,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5、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教后感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各备课组每月要组织一次任课教师教学反思录交流,,从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校每学期在备课组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一次教学反思录交流与展评。

  6、教师要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注意事项:

  1、领导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年级各学科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2、备课组长要作好记录,期末结束时交教导处存档。

  3、集体备课时间不得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推荐访问:备课 集体 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10篇】 集体备课制度1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