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6篇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苦难辉煌》一书讲述了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50多个年轻人,历经28年,最终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党带领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6篇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篇1

《苦难辉煌》一书讲述了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50多个年轻人,历经28年,最终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党带领的军队,1927年成立,八一南昌起义后仅剩下800多人,22年后竟能够有百万雄狮过大江的壮举。看完后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辉煌总是与苦难相伴,正因为有这样的苦难,我们才会越发自信和强大。我想,作为年轻教师也应该多接受一些磨炼,这是检验年轻教师能否成长为骨干教师的试金石。

磨炼可以塑造年轻教师品质。苦难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年轻教师社会经验、教学经验相对缺乏,阅历不足,难免在教学工作中方式方法不当,教学质量上不去,遭受同事的非议和领导的不满,这个时候不能自暴自弃、退缩不前,应该将这些“遭遇”作为教导、鞭策,别人的不满是对自己更高的要求,应该珍视这些不足,虚心检讨,汲取经验教训,因为只有通过磨炼才能看清自身不足。要知道一味在顺境中成长,不经风雨,不经受磨砺,永远不可能成熟,只能是柔弱无比。

磨炼可以考验年轻教师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韧劲,就是坚韧不拔的理想、意志和决心。年轻教师面对当前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考验,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困难险阻,而这些正是考验年轻教师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的韧性,不论情况多复杂、矛盾多尖锐,都要“一根筋”坚持到底。学会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因材施教,把问题一一分解,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逐步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和韧性,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

磨炼锻造年轻教师意志。高尔基说“苦难是一所学校”。有坚强意志才能砥砺志趣,克服苦难,求真务实,百折不饶,将苦难当成磨练意志的试金石。面对失误、非议乃至责难,要有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不能遭受一点挫折就心灰意冷,甚至偃旗息鼓。要勇往直前,始终保持一股闯劲、一股冲劲,努力走在前列。

年轻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年轻教师的健康成长决定着国家人才培育的未来发展。年轻教师不仅要具备时代气息,更要用“心”锤炼自我,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不彷徨、不懈怠,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篇2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60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我们有没有忘掉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我们怎样在一脉相承的事业中与时俱进?中国的崛起已经举世公认,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和完成我们的责任,需要汲取多方面的营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追赶时代发展潮流。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正因为有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才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正因为集合着无数为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篇3

前些日子,我单位党支部给每位党员都发了一本厚厚的大书。书名叫《苦难辉煌》。并要求每人写一篇读后感。说实在的,写读后感我不犯愁,犯愁的是没有时间读呀,不读哪来的读后感呢?有人建议我到网上去搜索,看别人是咋写的,然后弄几段凑合一下就得了。虽然是一番好意,但我觉得那样实在是对不住党支部,同时也对不住这本书的作者。我想,上面让我们写读后感的目的,实际就是让我们抽空认真的读读这本书,了解一下中国革命的苦难与辉煌。至于读后感吗,那就是你看过之后,有哪些认识和感想,写写交上去,也让上边知道你确实是看过了。可是如果上边紧着催要,下边没办法,那就难免会想办法走邪道了,那也就失去它的真正意义了。所以,尽管小组长总是催我要读后感,可我实在是没得可写呀,因为我没时间看书,每天工作特忙,所以只好一推再推。通过挤时间翻阅,大致的浏览,总算对该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这才着手写这个读后感。

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战略学博士生导师金一南编撰出版的这本厚厚的,名为《苦难辉煌》的大书,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长篇巨著。

该书分十六章,详细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最后的胜利,毛泽东的英明领导都是历史的发展必然。

尽管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中国共产党才刚刚诞生,还没有长大和成熟,可他毕竟也竖际共产主义的硕果呀,尽管他并不像国民党蒋介石那样受重视和支持,可它在经过一系列的艰难困苦的挫折之后,也找到了英明的领导人和正确的革命路线。那就是毛泽东的领导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武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通过建立自己的政权,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得革命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马列主义思想,而不是教条的照搬苏联的那一套。通过纠正党内的左的和右的一系列错误之后,通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开辟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又通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使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能够丰衣足食,从此再不受他人的要挟和控制,走出了自己自力更生之路。

后来又通过八年的抗日战争的考验,共产党历来是以抗日的民族大业为己任的,不像蒋介石那样屠刀总是对着国人,对着中国共产党人。他那么做,无非就是怕将来有人夺他的权,罢他的官。可你越是杀人,就会越不得人心,越造孽,最后不但全国人民不支持你,连老天也会惩罚你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不但是一再的屠杀共产党人,极力叫嚣攘外必先安内。而且他还借助外国势力向共产党人施加压力,进行多次大扫荡。对全国民众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苛捐杂税层层盘剥。使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他对又搞嫡系和非嫡系之区别,弄的上层领域勾心斗角,互不团结,你想他能不最后失败吗?

据说当年斯大林最看好的就是他蒋介石,毛泽东根本就没被人家瞧得起。

在社会大变革中,谁是真龙,谁是草鸡有时是可以变的,有时你认为行的,后来可能因为某种不可估量的事件原因又不行了;原来你没瞧得起的,可能因为人家的睿智,懂得审时度势,顺应天理,突然就一鸣惊人了。所以凡事都不能过早地下结论,而是要观察观察再观察呀。当然在观察当中不妨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帮助,表扬和鼓励,说不定他会记你一辈子的。可你若一下子把人看死了,到后来你肯定会吃亏的。苏联看错了人是一个错误,蒋介石杀人如麻的做法也是逆天而行的,所以他注定是最后的失败者。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他兴旺到衰落的过程,只不过蒋介石的衰亡来得太快了,从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过才28年。而这28年当中,他一直都在战争中生活,不管是北伐战争,还是抗日战争,他的口总是对着自己人的时候多。至于四年的解放战争,那更不用说了。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他的一切努力不是在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而是在为他的江山和统治地位而战,所以最后失败也是必然的。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中国的劳苦大众,用自己手中的杆子,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从此当家做了主人。近几十年又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经济得到了腾飞,因此我们的国家富强了起来,成了屹立于东方的醒狮!可以说从过去的苦难中熬出来了,今天终于看到了辉煌。

但是,作为我铭家执政者的共产党人,不能丢掉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在成绩面前骄傲,我们还应该再接再厉,不断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以使我们的人民更拥护我们,我们的江山更牢固,前途更辉煌。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篇4

“不论我们如何艰难,也永远要记住《国际歌》中的一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

读完金一南先生的《苦难辉煌》,书中的这些话语已深深扎入我的脑海,久久不能忘怀。

它向世人再现了一幅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磨难挫折走向辉煌的历史全景画—硝烟弥漫,峥嵘岁月,舍生忘死,百折不挠,永不放弃,历经挫折和苦难,最终走向成功与辉煌,书中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不时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在我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困惑:究竟是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使得老一代革命家铸就了我们伟大的新中国。历史的延续和生命所创造的奇迹不是一两点所能总括完的。然而我还是想把心里的敬意和启发总结出来,路途有尽,悠思无穷。思考良久,唯独觉得用“担当精神”这几个字形容老一代革命家最贴切。他们不过是四万万中国人中的普通一员,因为秉承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赴汤蹈火的理想信念,最终铸就了新中国。这些伟大的人,他们的精神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这其中就包括了担当精神。担当精神甚至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因为它本就是一种践行,一生走完才知有无。然而人不能由死至生的活,只能由死而生的思。

我所理解的担当精神,用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使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华夏儿女都有自强不息的铮铮铁骨。在危难时刻,老一代革命家挺身而出,自觉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展现了空前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二是知行合一。像孩子一样有渴望去创造的理想,情感真挚,心地善良。不做作不违心,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伟人之所以能成就卓越,不止于知,更在与行。正是有了把国家的水深火热转化为不懈的力量之源,才产生了丰功伟绩。他们依靠着不屈不挠的坚韧、义无反顾的顽强。前赴后继的牺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才是知行合一。三是持之以恒。在做决定之前要极其严谨,反复论证。下定决心之后,坚定好理想信念,执着于所做,专注于所做,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不会因为前面的艰难险阻和风云变幻而放弃。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可或缺担当精神,这应该是现今社会极具缺乏的精神品质。莫现乎隐,莫现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做过的事情,就应该有勇气去担当。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反求诸己。过去的革命成功了,今天的改革依然能够成功,因为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军队是有担当精神的铁血队伍。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篇5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籍是著名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的《苦难辉煌》。

跟随着作家的笔墨,我追寻了中华民族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的革命之路。

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只有历尽艰难,才能凤凰涅盘,重获新生。

《苦难辉煌》这本书是四年前看的,书中有这样一幕令人至今记忆犹新,引人感叹。红军主力突围西征后,中央苏区周围剩下红十军团,共辖3个师。在谭家桥战役中,因为军团长刘畴西(在第一次东征光荣负伤,失去左臂,史称“独臂将军”)的轻敌,加之部署失误,以致兵败。在这次战斗中,十九师师长寻淮洲——这位红军中最年轻的军团长壮烈牺牲,年仅22岁。紧接着,怀玉山一战中,红十军团全军覆没,刘畴西和__被俘。蒋介石费尽心机劝说两位红军战将投降,结果徒劳无功,最终,两位战士英勇就义。回头仔细品味那段历史,我们可以指责刘畴西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但在敌人以友情、以官爵、以监禁、以死亡的利诱和威胁面前,刘畴西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令人叹服。

红军长征的队伍,前身是南昌起义后溃不成军的零散队伍,在遭遇了作战连续失败后,士兵们的情绪跌落到冰点,将士相继逃离,部队面临顷刻瓦解、一哄而散的境地。在这个时候,朱德稳住了队伍,保留了革命的火种。他对大家讲的话很简单,要点是:革命自愿,不勉强。黑暗是暂时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这些丝毫没有鼓动性,看似无奈的话语,在那个环境里,却不偏不倚,点醒了每一位将士,促使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

想想红军在长征途中历经的艰苦:山穷水尽时的绝望,围追堵截中的九死一生,食不果腹时的日夜兼程,亲密战友在你身边倒下的惨状,翻雪山、过草地时的艰难跋涉……再想想今天我们所谓的“艰苦”:很多人说锻炼身体很艰苦,读书学习很艰苦,吃不好睡不香很艰苦,写文章很艰苦,当不了官发不了财很艰苦……与红军长征比一比,我们的这些“艰苦”,算得了什么呢?

毛泽东同志曾对长征做出评价,他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而这也是当前“访惠聚”工作中常用的一句话,现在又多了“磨刀石”的提法,意为在磨练住村干部意志的同时,也铸就了一批干部的成长和重要岗位的任用。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这批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一心只为革命事业、为心中的主义而战斗的共产党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的这一天,没有机会论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他们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我想,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信仰,成就了中国的今天。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篇6

前此时候,公司党委给大家发了一本名为《苦难辉煌》的书籍,该书高达494页厚度,笔者整整花了一个月时间才读完它。该书主要是突出写了20世纪中华民族如何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段大起大落的历史。该书不仅重点写了毛泽东同志、斯大林、蒋介石、日本昭和军团精英是如何一步步从幕后走到台前;同时也写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团这四支力量是如何活跃在中国大地这个舞台上。

然而,该书所写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最让我不能忘怀的人当属朱德。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能够把革命火种保留下来的人,首推朱德。当撤退下来的起义部队在三河坝完成阻击任务时,不仅部队已经是损兵过半,而且思想上和组织上都相当混乱,一些高级领导干部,有的先辞后别,有的不辞而别;在起义部队处处受敌和一无给养二无援兵的情况下;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提出散伙,剩下的人则要求分散活动。部队面临顷刻瓦解、一哄而散之势。南昌起义留下的这点革命火种有立即熄灭的可能。关键时刻,站出来的还是朱德。在天心圩军人大会上,朱德沉着镇定地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同志们,要革命的跟着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人们已经从朱德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心中对革命那股不可抑制的激情和信心。朱德的信心与激情像火苗一般迅速传播给了剩下来的官兵。陈毅后来说:“朱德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朱德的话语中已经包含两条政治纲领:共产主义必然胜利,革命必须自愿。这两条纲领后来成为人民军队政治宣传工作的基础。在最困难、最失望因而也是容易动摇的时刻表现出磐石一级的革命坚定性,也使朱德成为这支队伍不可争议的领袖。

当前,我们煤电公司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不仅面临着资源日渐枯竭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个别矿井即将关闭停产的状态;而且还面临着有煤找不到客户(市场萎缩)有煤不能卖(含硫太高)和有煤不敢卖(煤价太低及钱难收)的局面。此外,煤电公司还面临历史包袱太重、银行还贷压力太大、富余人员太多的挑战。在如此众多的困难和挑战面前,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是要坚定我们的信仰和信心。

首先要坚信我们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加以解决的。正如朱德在天心圩军人大会所说的:“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1917’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更何况能源集团已经为我们开出了10味良药30个处方,以解决煤炭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其次要坚定国企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当前我们最大的红利是改革。下半年国企改革将拉开大幕。只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来推进我们企业各项改革,我们必将会迎来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总之,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我们大家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改革改出一片新天地,我们就一定能做到化险为夷、化危为机,让企业朝着更加健康稳步的方向发展。

推荐访问:苦难 感悟 辉煌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怎么写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 《苦难辉煌》读书心得与感悟五篇范文大全 关于《苦难辉煌》的读书心得 苦难辉煌读后感心得体会 读《苦难辉煌》的心得体会 苦难辉煌读后感知乎 《苦难辉煌》读书分享 读《苦难辉煌》有感800字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