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贝壳舞”的保护与推广

摘 要: “贝壳舞”是浙江洞头区民间舞蹈,洞头区由168个岛组成,海洋资源丰富,盛产贝类,当地居民大多是闽浙沿海地区的移民后裔,靠海为生,这为“贝壳舞”的形成奠定了最主要的基础。“贝壳舞”的舞蹈情节源于美丽的民间传说,是海洋民间艺术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独特的海洋文化特征在中国舞蹈史上颇为罕见,具备了很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贝壳舞;民间艺术;形成;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1-0169-02

一、“贝壳舞”的来历和生存境况

(一)生存背景

“贝壳舞”所在地浙江洞头区地处沿海开放城市温州市瓯江口外,全区由168个岛组成,海域面积达792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盛产贝类,当地居民大多是闽浙沿海地区的移民后裔,靠海为生,这为“贝壳舞”的形成奠定了最主要的基础。“贝壳舞”的舞蹈情节源于美丽的民间传说,寓意深刻,抒发了海岛人民向往和追求自由、和平的美好愿望,弘扬了正义定能战胜邪恶的真理。传说古老的海岛上,美丽的贝壳们在阳光明媚的沙滩上为相恋已久的蛤蜊和花蚶举办婚礼,突然,凶狠的螃蟹来了,勇敢的小海螺为了保护大家被螃蟹吃掉,最终,贝群们联合起来战胜邪恶,消灭了螃蟹。

(二)艺术起源

洞头“贝壳舞”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民间踩街活动“迎火鼎”。在闽南地区,长期盛行“迎火鼎”活动,其用意在驱邪除污、祈吉降福。每逢元宵佳节,当地人正值歇渔时节,渔民会举办大型的“迎火鼎”踩街活动,“迎火鼎”队伍中,有渔灯、贝壳灯、马灯、龙灯,也有按照传统戏曲人物装扮的古装人物等。整支队伍沿路游舞,每经过一户人家门口,便有人家燃放鞭炮的,助兴同乐。

“贝壳灯”色彩斑斓、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迎火鼎”队伍中特别惹眼,招人喜爱。洞头祖先从福建迁入,随之也将“迎火鼎”这一民俗带进了洞头,从此“贝壳灯”逐步发展为“贝壳舞”。

(三)几度经历

每逢节庆,百姓就会欣赏到“贝壳舞”,由于演员多,道具庞大,所以表演都会选在广场上,观众大多是慕名而来的外地艺术爱好者或者本地居民,可见,“贝壳舞”的影响力非常大。然而,作为一项弥足珍贵的民间艺术,“贝壳舞”也是几经波折,几度兴衰。

1957年1月,温州地区举办民间音乐舞蹈大赛,“贝壳舞”以其独特的表演赢得了全场喝采,一举成名,并登上了《浙南大众报》头版,引起了浙江省艺术界的轰动。不久,“贝壳舞”参加全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 演出获一等奖,再次得到专家的肯定和重视,并于1959年4月29日,参加全省举行音乐舞蹈会演,《浙江画报》刊发大幅演出照片,《舞蹈》杂志刊载了3篇以“贝壳舞”为主题的文章,对“贝壳舞”做了高度的评价。1959年7月,“贝壳舞”登上了北京的舞台,在文化部主办的八省、自治区音乐舞蹈汇演中大放异彩,在全国《舞蹈》杂志的评论上得到一致好评。从此,载誉而归的“贝壳舞”成为洞头县大型文艺晚会的保留节目。

但是,随着老艺人陆续离世,“贝壳舞”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九十年代末,洞头县人民政府开始着手“贝壳舞”恢复工作,经过重新编排,以广场舞的表演形式出现在首届“渔家乐”民俗风情旅游节中,重现了昔日风采。2003年,“贝壳舞”被列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项目;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之后,“贝壳舞”再经数度加工,大放异彩,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

二、“贝壳舞”的创新始终坚持艺术本真

最初的“贝壳舞”是没有情节的表演,当时的舞蹈动作主要是贝壳的张合、角度的变换及队形的穿插,比较简单。五十年代初期,当地青年民间艺人施书宝深谙当地的民风民俗,并且凭着较多民间音乐演奏的实践经验,带领其他艺人对“贝壳舞”进行整理提炼、创新提升,使“贝壳舞”成为情节波折起伏的民间舞蹈。

(一)创新舞台动作充分体现海洋特色

“贝壳舞”取材于海洋,所以具有海洋生物所独有的肢体语汇动作,对“贝壳舞”的舞蹈语汇传承就是对海洋文化的传承,更影响到了其它民间舞蹈,如:“海蜇舞”、“送船风”、“女儿礁”等。民间艺人们在舞蹈语汇上把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既保留了 “圆场”步法,又根据贝类的生活姿态,另创“跳走”、“游走”及螃蟹“横走”等动作,不仅保留了背着贝壳张合蹲转的传统动作,更增添了脱壳曼舞的新意。

(二)原滋原味的民间音乐是民间舞的灵魂

“贝壳舞”的伴奏属于民间音乐,随着舞蹈要求的提高,在民间音乐中加入了西洋元素,不但继承发展了传统音乐,又把中西音乐完美结合。为了让“贝壳舞”更加声色动人,还采用民间音乐如《哪吒走云》、《朝天子》、《黄蜂出洞》等传统曲牌,甚至配上了西洋器乐,大大丰富了舞蹈的民间文化内涵,使整个舞蹈具有海岛韵味和生活气息,又不失现代感,充分体现出其独有的民间艺术魅力。

(三)道具制作美仑美奂成为点晴之笔

“贝壳舞”的道具制作是民间传统工艺,制作方法主要如下:先用毛竹篾片捆扎成大小不同形状的贝壳框架,并固定好整个架子,再根据贝壳的各种形状用纸张粘糊和体,初步形成贝壳造型,然后根据贝壳的色彩以夸张的手法调配颜色,在保证色彩斑斓、逼真的前提下画上贝壳图案,在贝壳内的中段部位两边装上两个握手(由竹篾或铁圈制成),中段内端并有两根手扎绸带,作为表演者的背带。为了让贝壳道具不易损坏和更加美观,纸糊造型改为布料造型,并用荧光颜色涂画,以亮片和珠子作为点缀,并在贝壳边缘以彩绸做花边,制成蛏子、泥蛤、西施舌、淡菜、龙是、小海螺等栩栩如生的造型。

三、组织机构保障是保护“贝壳舞”的关键

“贝壳舞”不仅是海岛民间艺术的珍藏,更具海洋文化概念,是民间海洋文化之典型。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是“贝壳舞”生死存亡的关键。

(一)建立保护机构体系,全面开展工作

“贝壳舞”表演者分散在民间,缺乏相关的机制进行管理,从而大大制约了“贝壳舞”发展。2003年,洞头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开展全面、系统的保护工作,从制度和经费上根本解决“贝壳舞”的经费困难、管理缺乏问题。通过专家组的指导,对传承队伍加强排练,鼓励青年人参与,世代相传,并由调研小组进一步搜集资料,完善档案。

(二)加强宣传,普及与提高两手抓

“贝壳舞”保护与传承是洞头海洋典型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普及,全民参与;一手抓提高,再出精品。

2004年,“贝壳舞”舞蹈道具重新制作;2005年,开展宣传和普及工作,组织专家进社区、校园,建立培训基地,传授“贝壳舞”,让更多的群众、学生参予“贝壳舞”传承;2005年,“贝壳舞”完成初步的恢复工作;2006年,以东屏镇垄头村为代表的贝壳道具制作基地形成,渔灯艺人制作贝壳道具,经过改良,成为观赏性的工艺品;2006年4月29日的温州洞头半岛通车庆典上,“贝壳舞”重现靓丽身姿。

(三)结合旅游,实现文化价值带动经济增长

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单单依靠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是绝对不够的,文化部门探索出一条把“贝壳舞”与海岛旅游业相结合的新路子,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一睹“贝壳舞”风采,促进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发展,还实现了“贝壳舞”自身的经济价值,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2007年“贝壳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出现在“望海楼”落成典礼的大型民俗活动中,成为望海楼展览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之后,洞头“贝壳舞”参加2008年“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获金奖,这是“贝壳舞”在五十年后的第一个金奖。

“贝壳舞”是海洋民间艺术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浙江民间舞蹈史上的精品之一,它独特的海洋文化特征在中国舞蹈史上颇为罕见,具备了很高的研究价值。保护“贝壳舞”,不仅保护了海洋文化的优良传统,还能让更多民间艺术从中吸取精华获得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经验,推广“贝壳舞”意义重大,对浙江民间舞甚至是中国民间舞蹈史的完善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推荐访问:浅析 贝壳 民间 保护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