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榆阳,,美丽田园

榆林市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以及榆林辖内的横山、米脂、佳县、神木相毗邻,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居陕西省第二。境内以明长城为界,沿南属丘陵沟壑区,沿北为风沙草滩区。由于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别具一格的旅游文化景观,成为旅游者、摄影爱好者、文化学者、美术家感受陕北、采集素材的天堂。

“杏树文化”:榆阳生态旅游的一张名片

旅游,是一种文化。人文旅游,是显而易见的文化现象。生态旅游更是内涵深厚的文化载体。为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多角度展示榆阳文化魅力,多层次开辟旅游市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11年10月,以“秋染南山,红叶传情”为主题的首届杏树红叶文化周启动,成功打响了榆阳“杏树之乡”的生态名片。2012年4月,榆阳区又成功举办了“陕西·榆阳第二届杏树赏花文化节”。2014年10月,榆阳杏花景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从此,“春赏花,夏品果,秋观叶、冬踏雪”的杏树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在榆阳区正式形成。如今,杏花、杏果、杏树观赏、采摘活动已经由最初的政府主导演变为群众自发组织,“春赏花、夏品果、秋观叶、冬踏雪”的特色景观也逐步被区内、市内乃至周边地区的众多游客所熟识,“杏树文化”已成为榆阳对外的一张生态旅游名片。

与“杏树文化”打造有着相同的目标,榆阳境内拥有独特的景观。文物遗址星罗棋布,自然风光迤逦奇特,红石峡、镇北台、青云寺闻名遐迩,素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之美誉。陕蒙文化交融源远流长,信天游、大秧歌、榆林小曲风俗独特,剪纸、泥塑、石雕巧夺天工,榆林豆腐、拼三鲜等各种地方美食享誉塞上。榆阳区以沙漠生态、黄土文化、民俗风情为重点的旅游业逐渐兴起,镇北台、红石峡、古城步行街等旅游景点,红石桥女子治沙连基地、麻黄梁摄影采风基地、常乐堡山寨、红石桥乐沙戏水等已成为具有榆阳特色的精品景区。

塞上田园:榆阳风景如诗如画

榆阳区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及宣传力度不大等原因,常常“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榆阳区麻黄梁摄影采风基地、黑龙潭、青云寺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正逐渐映入人们眼帘,构成了陕北独特的塞上田园景观。

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麻黄梁展开,是素描、是水墨、是油彩,更是对生活的多彩感悟。麻黄梁摄影采风基地位于榆阳城区东北35公里处,因地势较高,生长麻黄而得名。古长城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将麻黄梁镇分为南、北两种地貌。南部地形千沟万壑,纵横交错;北部为大漠绿洲,风情万种。特别是境内的“壁立千仞”“高峡平湖”“血染丘陵”等地质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此外,这里的历史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北宋女将刘金定雄踞双锁山,囤兵营(云)盘梁遗址,有清末“陕西三杰”之一的书法家李棠的故居,有赤足寺、兴隆寺、龙泉寺等名刹古寺,有六百年木瓜树、千年古松,悬崖峭壁上的千年原始古柏群蔚为奇观。所有这些历史文化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绘制成一幅壮美的画卷,也成为中国知名画家、摄影家写生创作的圣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段正渠三十多年来,每年至少一次到麻黄梁采风创作,他的《十月麻黄梁》《麻黄梁长城》等油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画家刘文西曾三次亲临麻黄梁,置身于千沟万壑、库峡碧波之中采撷,麻黄梁独特的地貌及优美的风景成为画家写生、创作的基地,也让更多的游人流连忘返。

与麻黄梁景区风格迥异的黑龙潭,则是集宗教祭祀、观光游憩、生态沐浴和科考修学为一体的景区。黑龙潭景区位于榆林市城南60公里镇川镇红柳滩村东南,地处无定河畔和210国道边。景区群山环抱,绿树掩映,沟深谷幽,泉流涌动,是一方神奇的风水宝地。黑龙潭历史悠久,声名远播。遍洒甘霖、广施雨露、普济众生与拯救黎民的传闻源远流长,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庙会期间,数十万计的游客信众蜂拥而至,无论是规模、人气,还是影响、效益,堪称榆林之最,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黑龙潭人杰地灵,名驰中外。凭借镇川英才辈出的地脉、文脉和人脉,景区管委会通过复建庙观、整合资源、挖掘文化、完善功能:靠民间之力绿化山川,再造生态大环境;以庙会所得助学建校,慷慨解囊兴教育;用景区收入服务三农,造福于民创和谐。黑龙潭集宗教祭祀、观光游憩、生态沐浴和科考修学为一体,融修功积德、文化传承、营造欢乐和风情体验于一身,是一座神圣的精神家园。

走进青云寺,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古寺屋檐上的风铃随风响起,深沉而悠远。经历了近400年岁月的激荡,尽显沧桑的古寺,在岁月的长河中无声地记录着世事变迁。走在古老的石阶上,穿行于神秘的庙宇间:青砖、古庙,古佛、油灯,庭院、青松……使青云古刹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青云寺位于榆林市榆阳区东南6公里的青云山上,是合道、佛教于一体的寺观,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楼台殿阁,此起彼伏,朱柱彩棚,泥塑砖雕,堪称“榆溪胜境”。青云寺始建于明代,三迁而至今址,是陕北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寺观建筑布局精巧、独特,以南北为轴线东西对称。东为道教建筑,西为佛教建筑。整个寺院建筑呈“東”字形。由南向北,渐次升高,殿宇参差,错落有致,被誉为“全神庙”。寺观各院之间回廊环绕,曲径通幽。整体建筑风格气势磅礴,庄严肃穆,建筑工艺精巧绝伦,尤以泥塑、砖雕、木刻为最。青云寺观长期以来被誉为“人杰地灵”之地,与其神奇独特的地貌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青云山突兀挺拔,山体自然向南延伸,与相邻小山联为一体。俯瞰全貌有鬼斧神工之妙,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鳌”匍匐前行,“鳌”历来被人们喻为“神兽”而顶礼膜拜。青云寺观则坐落于这只“神鳌”的“脊背”之上,连结相邻小山的山脊作为这只“鳌”的“颈”部,一直延伸到小山这个“鳌头”。沿“神路”而上,体味“平步青云”;顺山脊而行,则可以“独占鳌头”。青云寺自古以来为四方所敬仰,每年四月八日庙会期间,来自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等地的香客络绎不绝。

红色旅游:焕发新的时代气息

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遥相辉映之下,榆阳区还着力发展红色旅游景观。榆阳区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因为红色旅游资源大多是静态资源,为了使静态的历史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时代气息,2011年,榆阳区投入60万元对镇川中共榆林县委“一大”会议旧址,进行了维修保护,并征集、整理了一批珍贵的图片、文字资料,充实了革命景点的内容,打造成榆阳区首个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榆阳区每年通过“七一”“9.3抗战胜利纪念日”“十一”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党员干部走进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榆阳区依托榆林中学旧址、元大滩战役旧址、邓宝珊将军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融入陕甘宁红色旅游线路。榆阳区通过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让游客观光赏景,也可以让游客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的相关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榆阳区依托丰富优质的红色旅游资源在不断地创新与尝试中也让静态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时俱进,融入了鲜活的血液。

跨界融合:实现产业优势互补

榆阳区作为陕北能化基地的核心板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提升的一大短板。为了克服问题,弥补经济发展的短板,榆阳区将着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现代农业、能化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相融合,实现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文化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产业品牌,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拥有比较优势的主导文化产业集群。按照有基础、有条件、有市场、有潜力的原则,重点发展六大文化产业。

在文化旅游业方面,榆阳区主动融入陕、甘、宁、蒙、晋等周边文化旅游经济圈,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旅游资源,突出区域特色,打造榆阳区旅游品牌。在民间工艺方面,重点围绕剪纸、泥塑、传统布艺及金银饰品加工等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加快发展民间工艺品产业。在休闲娱乐方面,榆阳区依托高尔夫球场、射击场等休闲场所,大力发展高端娱乐业,不断提高城市休闲娱乐业品位。在体育健身上,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开辟公园、广场、居民小区、体育健身场地,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休闲体育场馆和健身会所,不断满足群众体育锻炼需求。榆阳区还积极发展广告会展业,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加快建设汽车会展中心,打造西北地区一流的集汽车展销、文化演艺等为一体的大型会展场所。在演艺影视业方面充分发掘陕北黄土文化、大漠文化内涵,打造面向全国市场的影视创作基地。

榆阳区按照有基础、有条件、有市场、有潜力的原则,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榆阳区发展的重点之一,重点依托榆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龙山文化遗址以及红石峡、镇北台等文物古迹,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依托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大漠绿洲、高原沟壑、河流湖泊、古树名木等自然资源,发展自然观光旅游。榆阳区依托现代农业和生态水利建设成果、古村落、古民居以及“中国美丽田园”品牌的影响,发展农业体验和乡村旅游。依托陕北国家级能化基地、榆林现代城市景观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发展城镇观光旅游。依托榆林小曲、陕北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青云山、黑龙潭等宗教文化场所,发展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

文化创新:塑造生态田园村庄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更是一项投资周期长的产业。在未来发展中,榆阳区将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动力,通过新思维、新主意、新观念、新主张,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发展链,融知识、智慧、技术、经济和文化为一体,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抓好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

首先,榆阳区制定了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今年,在榆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启动《榆阳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麻黄梁摄影采风基地规划》编制工作。目前两规已经通过专家评审,编制完成。

其次,榆阳区积极鼓励开发本土旅游商品。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开发推广剪纸、泥塑、陕北民歌等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和地方工艺美术品。包装打造大漠蔬菜、小杂粮、畜产品、杏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和地方风味美食,不断提升文化商品市场竞争力。

最后,加强政策扶持。榆阳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文化产业扶持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区内文化企业发展、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和文化产品研发推广。每年安排500万元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建立起逐步增长机制,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和群众文体活动开展。

在陕西榆阳,不仅可以观杏树红叶,赏千年牡丹,拜百年古寺,游长城营堡,品汉蒙文化,受红色革命熏陶,观大漠边塞风光,尝特色美食,也可以感受金秋赛马的乐趣,感悟美丽田园的安然惬意,体验沙漠越野赛的惊险刺激……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以煤炭等地下资源富集的榆阳区正在向以文化引领的美丽、生态榆阳悄然转变。

推荐访问:田园 美丽 大美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