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EE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为了培养能快速适应公司软件开发所需的学生,作为实践性很强的《JAVA EE开发技术》课程,该文首先在引言中分析指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从教学内容革新、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项目的选择和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计算机教学学院联合设立“软件工作室”等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改革;JAVA E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8-0093-02

1 引言

《Java EE开发技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它的前置课程包括 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Web 程序开发、网页制作及脚本编程等。其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必须掌握基于 Java EE 技术开发 Web 应用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 Web 系统开发有全面认识,能够使用SSH等技术独立开发完成Web应用 系统。

很多高校教学一线的老师都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大量研究,比如郭广丰、肖凤艳在《Java EE 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中提出“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独立做”的教学改革思路;李雷孝、刘利民等人在《软件工程专业 Java EE 软件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探讨》【2】中分析了 Java EE 软件开发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建立了 JavaEE 软件开发课程体系; 通过突出教学重点、注重实践教学、使用案例和项目教学法等具体教学方法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探索;李宏志、宋婕在《“MOOC+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Java EE应用开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3】中探讨的项目驱动教学等。

这些研究都强调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也以此为中心展开研究,有的还特别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成本也很高,学习和实践之间时间间隔太长,已经超出了一门课程的范围,也不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本文从高校本身的信息化部门的需求出发,提出校内信息化部门与计算机教学学院联合设立“软件工作室”,以本校应用系统建设为项目驱动来源,把应用系统分解成与当前讲解知识点相适应的各个模块,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同时为了完成这个项目,适当调整教材教学顺序和删减相关内容。这种跟师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项目案例是校内师生所需使用的,更贴近实际,更有驱动力,实战性更强。

2 适合本校学生的前置课程教学内容革新

通过翻阅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对前几届学生的询问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在上这门课程之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我校学生在上这门课程之前没有开设web类课程,经过对历届学生课程前摸底,绝大部分学生也没有自学web类知识,连HTML基本知识和做简单的网页都没接触,不会用javascript等脚本编程,也没掌握如何用java编程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所以,在教学中要补充这些基本的知识技能。

(2)教材的内容与独立完成一个校内应用系统项目所需的知识有差距。我们以完成学校廉洁法规知识考试系统为驱动项目,为完成这个项目,我们选择了相对更匹配的教材——周平编著的《Java EE大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讲授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按照这本书的顺序和内容讲解,适当调换顺序、适当增减相关内容。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表1所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

3 现教中心与教学学院联合设立“软件工作室”

3.1 设立“软件工作室”的目标

第一、能够贴近真实生活需求的“接地气”的综合素质培养。模拟真实企业的运作,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学工和后勤等应用系统实际所需,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需求,由学生自行选择项目、自由组队并实施。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团队中协商担任不同的角色,包括项目经理、项目设计师、程序员等,而且,各个团队每周进行工作进度汇报、学习分享等交流活动。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在团队管理、项目管理、计划管理、协调沟通、发表演讲等方面均能够提升自己,所完成的项目可为学校所用。

第二、成为项目驱动教学的实施载体。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用到项目驱动教学法,其中项目来源就是学校信息化所需的应用系统,开发完成的场所就在这个“软件工作室”,开发的组织管理就由工作室规章制度来约束。

第三、满足学校信息化个性化需求。因为买市场上的成熟产品既成本高也无法满足自己学校实际的个性化需求。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既培养学生,也节约信息化成本。

3.2 “软件工作室”培养模式构建

构建类似企业工作过程的项目实验模式,该模式包括学习基本的礼仪规范、完成项目任务、按时出勤等方面的考核。老师与学生逐个进行详谈,了解其兴趣、特长、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在每次实验项目开展过程中,老师负责提需求并分派到各个团队,每个团队按软件工程 的要求完成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一直到编码和测试。期间每周实验完要进行进度汇报、知识分享等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大家共同讨论、共同提升,老师对学生“工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进行指导,以便学生不断进步,具体包括演讲礼仪、表达用语、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设计的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等,进而指明需要阅读和参考的书籍等,而学生则根据建议尽快查漏补缺。此过程伴随着学生的能力提升而不断循环迭代,直至完成项目任务。

3.3 “软件工作室”与项目驱动教学的关系

本文探讨通过一个完整的本校实际所需的项目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把整个项目分割成各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教学实验,巩固一个或者多少知识点。也有些项目模块或者任务无法在实验课间完成,这个“软件工作室”就提供了更多是时间和场所供学生使用,并完成任务。本文以学校的廉洁法规知识考试系统为项目任务,分解的各个功能模块与教学内容相对应,对应表如表1所示。

4 结束语

经过这种教学改革试验后,对比前几届非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发现本届学生明显动手能力更强,自信心也更强了,也为学校自主开发一些小应用系统节约了成本。对于两部门联合设立“工作实验室”的探索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广丰,肖凤艳.Java EE 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7):65-69.

[2] 李雷孝, 刘利民,马志强,田永红, 云 静.软件工程专业 Java EE 软件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探討[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1):100-103.

[3] 李宏志,宋婕.“MOOC+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Java EE应用开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6):24-27.

【通联编辑:梁书】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探讨 课程 开发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