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众的饮食生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重要关系的饮食生活也理所当然地“水涨船高”,由最初的渴望温饱到现在追求吃得好、吃得精、吃得环保、吃得健康。本文从“农村改革与温饱问题的解决、饮食结构高档化与时尚化、饮食方式的社会化与多样化、乡村旅游与乡村餐饮业的兴盛、西式餐饮的风行、食品安全与民众日常饮食”六个方面对当今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作了描述、提炼和分析,概括性地勾画出其中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色。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饮食生活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2-0078-05

经济发展水平对饮食生活起决定性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则对其有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稳定增长,2010年GDP总量跃升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得益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勉强温饱到走向小康,钱袋子鼓起来、菜篮子涨起来,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而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入,使国外餐饮在国人饮食生活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断扩大影响力。总的来说,当前国人饮食生活呈现出丰富性、多元化以及追求质量与健康的特点。

一、农村改革与温饱问题的解决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此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979至1984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9%,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78年的318.5公斤增长到1984年的393.5公斤, 农民生活持续改善。进入20世纪90年代,粮食和其它农产品逐步实现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到1999年,全国粮食产量达50800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3.5倍;油料产量达2600万吨,增长9.2倍;糖料产量达8400万吨,增长28.6倍;水果产量达6100万吨,增长49.8倍;蔬菜产量达4.2亿吨,一般蔬菜的比重下降,细菜和反季节蔬菜的比重上升,不同季节蔬菜均衡供给,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国家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富裕起来的百姓开始不满足于温饱,对食品的种类和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饮食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时尚环保型转变。

二、饮食结构高档化与时尚化

(一)高档食品平民化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些山珍海味,如大虾、海贝、鲜鱼甚至海参,都不再是高门大户的专属食品,不再笼罩着昔日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耀眼光环。这些高档食品已经开始出现在普通百姓平日的餐桌上。人参、燕窝等一些昂贵补品,也已成为人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买得起的馈赠礼物,曾经揣着几张煎饼或几两肉探访亲友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世界各地的联系逐渐紧密,网络代购如火如荼。一些外国食品,如奶粉、巧克力、蛋糕、曲奇、牛肉干等等,国内民众买到易如反掌。甚至一些国外生产的时鲜水果,如泰国龙眼、南非橙、澳洲柑橘、墨西哥牛油果等,各大电商也开发出“及时送”的业务,即使顾客足不出户,当拿到手时,水果的新鲜度也会如同刚刚采摘下。

(二)平民食品精致化

以前穷人吃的杂粮窝窝、杂粮煎饼、糙米、野菜等,成为百姓追逐的热门食品,价钱远高于白米饭和细粮馒头,甚至出现很多农家餐馆,打着乡野的旗号,吸引大量食客。曾经的贫民餐饮已经走上了“高大尚”的富人餐桌。

平民食品也今非昔比,制作日益精细,要求越来越高。如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要求馒头要“外观形态完整,色泽正常,表面无皱缩、塌陷,无黄斑、灰斑、白毛和粘斑等缺陷,无异物。内部质构特征均一,有弹性,呈海绵状,无粗糙大孔洞、局部硬块、干面粉痕迹及黄色碱斑等明显缺陷,无异物。口感要求无生感,不粘牙,不牙碜。滋味和气味要求具有小麦粉经发酵、蒸制后特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 扬州市质监局颁布的扬州炒饭新标准要求“在形态上要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色泽上要做到红绿黄白橙,明快、谐和;口感上要咸鲜、软硬适度,香、润、爽口;气味上要具有炒饭特有的香味。” 虽然这些标准不乏争议性,但食品追求精致化的特点显露无疑。

(三)饮食讲究情调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极大改善和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追求精神生活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具体到饮食上,则表现出讲究情调的特点。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咖啡馆,甚至渗透进大学校园。很多年轻的男女,在咖啡厅布置舒适的雅座里,伴着慵懒抑或悠扬的音乐,品着咖啡,吃点甜点,捧本书,或与友人悠闲地聊天,这种曾经被称为小资情调、在港台剧或韩剧中才见得到的场景,已成为生活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画面。其它,诸如烛光晚餐、酒吧小酌、露营野炊等,也是时下流行的追求,对于这些,饮食本身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情调、是氛围。

(四)饮食的艺术化、产业化

除了快餐店,一般正规点的餐厅,菜品都会盛放在做工精美甚至造型独特的餐具中,其间常根据菜品的特色点缀一些小的装饰品,加之菜品本身讲究色泽、形状的美观,一道菜,可以说就是一件艺术品,入口之前,已是眼福大饱。饮食讲究艺术,给予人的是美的享受。

饮食也逐渐艺术化、产业化。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味觉上的诱惑,更是视觉上的震撼,是心灵的享受,原来饮食可以如此之美!这是将饮食以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现的成功范例。正因为它的艺术性,这部纪录片在掀起国内热烈追捧的同时,才能够走出国门,引起国外的中国美食热,同时也启发了饮食通过艺术化的展现可以走产业化之路的思路。

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推出美食节目,通过明星效应和美食噱头,打造节目品牌。这其中,做的比较成功的有《十二道锋味》,这一节目以谢霆锋带领明星们探寻美食展开,融入各地风土人情、美食做法与美食背后的故事,是真人秀、广告片、微电影的结合 体。现已成功播出两季,收获了口碑与收视率的双丰收。

推荐访问:中国 改革开放 民众 饮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