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教学手段落后、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建议改革现有的单纯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本文拟从该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现状人手,论述在管理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具体应用的几个环节和应用效果,并指出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学;案例教学;教学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73-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亟需大批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了解中国企业实情,具有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工商管理人才。如何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足够数量的专门人才,是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管理学是一门吸收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而发展起来的综合学科,主要通过管理职能的分析来系统地介绍管理的基本原理,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架构,较牢固地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在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管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从管理理论的角度观察、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的思维习惯,提升计划制订、组织协调方案决策、领导激励、沟通和冲突管理等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管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管理实践的复杂性、权变性与主观能动性,使得管理课程的教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

最早采用经济管理教学案例的是美国哈佛理学院。该院的管理学者早就意识到,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管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于如何解决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当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要用管理者的智慧力量,打开解决问题的思维通道。案例教学正是基于对管理的这一认识而产生的。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客观上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作为补充。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1.信息传递由单方变为双方。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反复消化的过程,而且这过程又是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中完成的。所以,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加有信心,对知识的把握更加准确和深刻。同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见解,必须做出评价,这就促使教师要主动思考学生的答案,根据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问题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逐步得到深化。

2.学生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案例教学将学生放在了主动地位,面对案例不是别人告诉你怎样思考,而是自己决定如何思考,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再造。这就必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也变得生动活泼而充满了趣味性。特别是在案例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不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展开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对问题的认识就能够得到升华。

三、当前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高等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在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实践环节非常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求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掌握较高深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然而,现有管理学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偏重于理论讲授,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较少,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企业的需要。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及实验设备的不足,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无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2.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法单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引入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但是,受各种软、硬件的限制,目前管理学科的教学手段以教师课堂面授为主,课堂教学内容以抽象理论为主,缺少必要的启发式教育方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效率。考核方法上形式单一,全部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目设计也缺乏创意,客观题较多,发挥性的主观题较少,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最终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材选择重理论、轻实务,缺乏优秀的案例辅助教材。管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的教科书只能让学生学习管理理论、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而无法使其领会和品悟管理的艺术、管理的真谛;懂得管理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在实践中正确应用与灵活应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教材,轻视相关辅助教材。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管理学科教材很多,相适应的管理学习题、管理学案例与管理学游戏难觅其踪也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4.重教师作用,轻学生参与。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但管理学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只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却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盛放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能提供学生较多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机会,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把案例教学视同教学举例。由于受教学时间、教学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师往往疏忽了案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生的讨论。案例讨论不充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其结果是案例教学变成了教师的讲解和总结。这种做法背离了案例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要求。案例教学是指把案例作为一种教育工具,使学生有机会处于管理者的地位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鼓励、引导和适当的控制。教学举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领会和掌握知识。虽然教学举例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和管理素养,但其主要作用在于前者而不在于后者。因此,如果忽视了案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举例的根本区别,案例教学就会变成举例分析。

四、加强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1.改善案例教学条件。为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必须为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控制每个课堂的学生人数。现在的本科院校大多实行合班教学,其原因是师生比太高,每个教师承担的学生数太多,加之合班教学也可以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但这种效益的提高是以牺牲教学效果为代价的。因此,本科院校当务之急是引进教师,改善师生比,为小班教学提供师资力量。二是改变教室的布局。使用案例教学的理想教室布局应是环型、半环型、舞台式、论赛式的。因此教室的座椅应设置可移动式的,至少是可转动的,以便教学时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的布局;有条件的学校可置案例教学的专用教室。

2.案例选择要适当。一是要突出教学目的。案例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不仅要与教学目的相吻合,而且要考虑教师对涉及的环境背景、知识领域、处理问题的经验以及学生接受和认同的程度。另外,也要考虑到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之间的关联度。案例的选择必须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主。二是要选择那些既能体现管理学科的理论价值,又具有管理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理论知识,同时能使学生把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终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三是案例篇幅应短小精悍、信息适中。由于受授课时数和课堂时间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等因素的限制,不宜选择篇幅过长、环节过多、信息超量的案例,否则,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会超出相关理论的学习范围,不利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3.做好案例教学的总结。总结是案例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和步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应是着重讲清理由,评析学生每一种观点或结论的独到之处和尚存在的缺陷。教师的总结还应该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反思,感悟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的学习启发和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如何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三个层次的改变和提高。另外,由于学生们在案例讨论中常常容易情绪激动,所以下课前的总结要轻松和幽默一些,以缓解紧张的气氛。同时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以利于巩固或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岩松.企业管理案例精选精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武亚军,孙轶.中国情境下哈佛案例教学法:多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3(1).

[4]赵瑞霞,胡黎明.我国管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

[5]熊思思.《高等教育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推荐访问:教学法 管理学 探索 案例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