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的精髓和灵魂,是构成高职办学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必要性、发展着力点以及组织和实施,以便更好地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把学校发展目标转化为校园人个体自觉行动的媒体,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约束人,却又使受到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因此,校园文化在学校自身发展和培育人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学校的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积累,需要精心培育、长期营造。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新的类型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兴校的重要性,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准确定位、长远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整体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按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努力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从内部结构上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校园精神文化

它是校园的隐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难以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二)校园制度文化

它是指校园人在交往过程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是校园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校园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保证。

(三)校园物质文化

它是校园的显性文化,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校园精神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如校服、校歌、校刊校报、雕塑、学校建筑等。它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自身精神的体现,一流的院校必须有一流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流的先进校园文化不仅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而且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纵观高校发展史,每所成功的大学都有显现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类型,想取得成功并发展壮大,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深刻影响。同时,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校园文化的建设相对贫乏。而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先进的校园文化也不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的,需要历史的积淀,需要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继承和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且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科学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反映,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和风格、职业理想、职业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塑造作用。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着力点

(一)强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设,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提供方向和灵魂

1.凝练、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目标、价值追求。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崇高精神品质,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发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把弘扬和培育学校精神与弘扬受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与愿景目标。

2.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学校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高度重视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工作,结合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形成以育人为本的校风,以敬业为本的教风和以成才为本的学风,营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沃土。

3.创设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像一种无形的“纽带”,把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师生努力地工作、学习和愉快地生活,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设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应该做到:学校领导集体(含中层干部)、行政人员和广大教师发挥表率作用,形成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氛围,并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情感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榜样。另外,还应着力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赖之情。

(二)规范和优化制度文化建设,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1.坚持依法治校。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完善、发展和更新管理规章体系,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高职院校在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制度的科学性。管理制度既要遵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要因时因校制宜,这就需要加强调查研究,不能一味照搬其他成功高校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应注重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制定旨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丰富职业内涵的相关制度,如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专业能力培训制度等。②制度的完备性。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制度不完备是普遍现象,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快制度建设进程,尽早制定一套完整统一的管理规章制度。③坚持以人为本。要贯彻实施尊重、理解、关心人的人性化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既能约束人又能激励人,既依法治校又以德治校,以保证所有师生员工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关系融洽、富有人文气息的和谐环境中,激活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2.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及教代会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的实施办法,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益;继续发挥教代会在校务公开工作中的主要载体作用,加快学校的民主建设。

(三)加快和提升物质文化建设,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注意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物质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基础作用,它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风格的形成和办学目标的实现等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做好校园规划、绿化和美化。校园规划中,应对校园一草一木、每一条道路、每一个景点、每一座建筑,进行科学的布局,并赋予文化含义。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激发师生的爱校情怀。

2.加强场馆建设。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学生活动中心、实训教学大楼等设施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建设各类场地时,要突出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实践性的重要特征,着力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方向发展。

(四)重视和开展形象文化建设,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声誉

学校形象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对广大师生员工具有精神和文化的陶冶作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育人环境、声誉和社会影响,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学校形象包括学校的对外整体形象展示和校园环境面貌两个方面。高职院校的形象文化建设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开展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规范校训、校歌、校旗、校标、校徽等形象标志,并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宣传把学校的形象标识深入师生员工心中。

2.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积极宣传学校各项突出成就,特别要重视学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3.加强校史馆建设。编纂《学院发展史》,建立校史馆,使其成为学校发展历程的见证,成为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开放的教育基地。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办学历程,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弘扬学校优良传统。

4.创建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和谐校园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在加强校园的美化和绿化的同时,整体、系统地规划设计校园人文景观,使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对师生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五)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提供载体

完善的文化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与文化素质课程、宣传媒体、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等在内的各类阵地的建设,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高职院校的文化阵地建设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主阵地文化建设。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学校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实施的方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成精品课程。

2.加强宣传媒体阵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报、校报、宣传栏、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作用;特别要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创新,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凝练校园文化精神,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3.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创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要本着特色鲜明、多样性、创造性和品牌化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具有地域及学校发展特色的文化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院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班级活动普及化、多样化,”建成一批校园文化活动精品,从而达到陶冶人、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

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一)学校党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正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确保学校文化的先进性,确保学校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人、教育人的中心任务、沿着健康的路线前进。发挥党委的决策核心作用,统揽全局,科学决策,促进办学理念的发展,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推进学校制度的创新,建立与现代大学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解决问题,保障师生的权利,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的积极性。

(二)成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检查、督促和落实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院和各单位,各学院、各单位应有相应的小组和负责人,专门负责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结合学校或主管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细则,组织落实。

(三)积极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从政策和制度上激励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党员、干部、教师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把党员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表现情况,纳入检查、考核、评议干部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需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要从每年的经费预算中给予适当支持。同时,要广开筹资渠道,采取多种合法的方式从社会上筹措经费,学校在有关政策上要为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筹资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晓拔,朱志海.试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36):42-43.

[2] 张建东,刘少纯,米春燕.谈高职校园文化的构建[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6-49.

[3] 吴高岭,宋德凤.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55-56.

[4] 李驰.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规划理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4):158-160.

[5] 阳明.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51-52.

[6] 张健.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