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的一百年考题【四篇】

一百:汉语词语一百:宝石Gem演唱歌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的一百年考题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的一百年考题4篇

党的一百年考题篇1

汉语拼音走过的一百年
作者:
来源:《人生十六七》2013年第06期

        说到“汉语拼音”想必同学们都不陌生,可是你对它的“前世今生”了解吗?在没有这些“注音字母”时,古人又是如何来标注字音的?在现行的汉语拼音前,它是否还有其它的称谓?我们现在用的这套拼音方案又是什么时候确立的?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追根溯源,看看汉语注音法的前世今生。

        古人如何给汉字注音

        汉字是我国文明的象征,也是记录和传承文明的工具之一。从古至今,中国人学习和成长常常是从认识汉字开始的。为了认识汉字,学习它的注音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给汉字注音成了一门了不起的学问。

        在古代,给汉字注音的方法有许多种,比较常用的有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

        譬况法是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汉字的发音情况。一般分为以口势譬况、以舌位譬况、以送气急缓和声调长短譬况等。

        《管子》一书中曾记载一个和譬况法发音有关的小故事:齐桓公和管仲悄悄地商量攻打莒国,但这事很快就走漏了风声,后来得知是大臣东郭牙说出去的。齐桓公惊讶地问东郭牙如何得知此事,他说是看齐桓公和管仲的口形、手势并结合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猜出他们攻莒意图的。当然,这种注音方法有些笼统,普通读者很难恰如其分地理解和把握。

        读若法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给被注字注音。比如:《说文解字》:“鼾,卧息也,干声,读若汗。”有时“读若”也写成“读如”、“读为”、“读曰”、“声同”、“声近”等。用“读若”的方法注音简便易懂,但缺点是不够精准,有时只是大致相似,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用来做注的字读音发生了变化,后人很难根据注音把握该字的准确读法。

        直音法是选用一个与被注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汉字来注音。清代著名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指出:“今直音与古人读若不同,古人读若取其近似,今直音,非确不可。”由此可见,直音法比读若法更为精准确切。直音法在我国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时至今日,一些工具书中也偶有用之。但这种注音方法还是有一定局限的,如果被注的字没有同音字,那就没办法注音了,或被注的字有同音字但其同音字很生僻,这样注上去读者还是难以拼读。

党的一百年考题篇2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一百年

杨金海 胡永钦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在中华民族百年变革的风雨历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峥嵘岁月里,《共产党宣言》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一、《共产党宣言》的最初传入

  据现有资料,《共产党宣言》的片断文字传入中国的时间为1899年初。

  那是1899年2月,由上海基督教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刊载了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撰写题为《大同学》的文章。文章写道: “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文章误认为马克思是英国人,实际上马克思是德国人,只是长期住在英国罢了),接着又写道: “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万国公报》第121册,第11页)这里援引的就是《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今译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李提摩太系英国威尔士人,1870年来华,先后在山东、山西、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传教和进行文化活动。1891年他继任广学会总干事。此后,他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出版书刊、交结上层、影响学界、迎合康梁,力图影响中国的社会政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共产党宣言》的片断就是在他介绍西方众多社会主义学说时传入中国的。

  第一个为寻求救国真理而阅读《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人要推孙中山。1895年,孙中山领导兴中会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逃往澳门,后经香港、日本、美国本土,最后到达英国伦敦,时为1896年10月。他在伦敦留居一年,其间,常到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正是在此,孙中山第一次知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及其活动情况,并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这对他形成三民主义思想、成为中国20世纪第一个伟人起了重要作用。宋庆龄曾回忆说:他还“敦促留学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并阅读当时的社会主义书刊”。

  在孙中山的影响下,不少先进分子向国内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

  1903年2月,马君武在《译书汇编》第2卷第11号发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首次以英文标题介绍了《共产党宣言》。3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日)福井准造著、赵必振译的《近世社会主义》一书,书中有四处提及《共产党宣言》,并称之为“一大雄篇”。 1905年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第2号发表孙中山的得力助手朱执信的文章《德意志革命家小传》,署名蛰伸,文章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基本思想和历史意义,还摘译了十大纲领等文字。1907年,由上海世界社出版的《近世界六十名人》一书,在中国第一次登载了马克思于1875年在伦敦拍摄的肖像。以后该肖像曾被多次用于《共产党宣言》及其他马克思主义书籍的封面,在红军时代还被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货币上。

  然而,这时人们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众多学说之一并零星传入中国的。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将《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当作先进分子的指导思想并系统研究和传播,是十月革命之后的事。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最早研究和介绍《共产党宣言》的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的演讲中就提到《共产党宣言》,并用其中的阶级斗争观点深刻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指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巴黎和会失败后,他创办的《每周评论》16号上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几段文字。“五四”运动中,他在《新青年》5、6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并摘译《共产党宣言》重要思想,该文在当时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作用。

二、建国前《共产党宣言》的几个完整译本

  从1920年陈望道译本出版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产党宣言》在我国一共有6个完整的中文译本。而每个译本的背后,都有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

  陈望道译本是《共产党宣言》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个完整中文译本,也是我党早期共产主义小组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陈望道,浙江义乌人,早年留学日本,在那里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19年受 “五四”运动感召回国,应邀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任教国文,因带头推行新文化运动而遭迫害。1920年初,上海《星期评论》杂志约他翻译《共产党宣言》,于是他毅然辞去教职,回到家乡义乌分水塘村潜心翻译。他所依据的日文版和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分别由《星期评论》编辑戴季陶和《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提供。3~4月间,陈望道将书译完,随即携译稿到上海,准备发表,但到沪第二天,《星期评论》便停刊了。陈独秀等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亦即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前身)成员又设法出版《共产党宣言》,但遇到困难。恰在这时,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和俄籍华裔人杨明斋经李大钊介绍来到上海,与陈独秀联系中国建党问题。当他们知道此事后,立即资助研究会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建起一个名叫“又新”的小型印刷所。不久,《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终于在此间问世,时为1920年8月。

  1930年,《共产党宣言》第二个中文完整译本问世,这便是由上海华兴书局出版的华岗译本。这是我党成立后组织翻译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华兴书局是我党领导的地下出版机构,为适应当时革命需要,它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包围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华岗译本就是其中之一。初版的华岗译本就采取了伪装书的形式,书名为《宣言》,出版社署名为 “上海中外社会科学研究社”。其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正文及
1872年、1883年、1890年序言。

  1938年8月,延安解放社出版《共产党宣言》成仿吾、徐冰译本。这是第三个中文全译本,也是在解放区由我党公开组织翻译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

  《共产党宣言》第四个中文全译本是1943年8月延安解放社出版的博古校译本。1942年10月,为配合延安整风运动,大量出版马列著作,中宣部成立了翻译校阅委员会,博古当时作为成员之一,根据俄文版《共产党宣言》对成、徐译本作了重新校译,并增译了该书1882年俄文版序言。博古译本出版后,被中共中央指定为五本“干部必读书”之一。

  1848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周年,设在莫斯科的外
国文书籍出版局用中文出版了“百周年纪念版”。该译本由当时在该
局工作的几位中国同志根据《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文原版译出,内
容包括正文和七篇序言,还有编者对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的补充说明。
该译本是当时内容最全、译文质量最高的一个本子。1949年该译本运
到中国,从6月起,人民出版社和一些地方出版社相继重印该版。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前还有一个《共产党宣言》陈瘦石译本。该
译本长期以来鲜为人知,几乎没有研究。陈瘦石译本也许算是由非共
产党人翻译、在国民党统治区合法出版的第一个版本。但遗憾的是,
陈瘦石译本单行本的由来至今仍是一个谜,希望大家继续研究。

  

三、建国后《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情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
利,同时也使马列著作的翻译出版事业跃进到新的阶段。

  1949年11月,解放社根据莫斯科“百周年纪念版”印行的《共产
党宣言》,是新中国诞生后出版并在全国发行的第一个版本。1958年
8月,中共中央编译局重新校译《共产党宣言》并将其收入《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年后,人民出版社出
版该译本的单行本,作为第五版。该译本在国内传播很广,时间达五
年之久。1964年9月,中共中央编译局又根据德国柏林狄茨出版社
1959年出版的德文原文本对《共产党宣言》重新作了校订。该校订本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第六版。该版本较前有很大改进,在相当长
的年代里是我国流传甚广的较为稳定的版本。在以后的十年间,既出
版过平装本,也出版过精装本。1970年12月人民出版社依此版本重印
了大字本。民族出版社也先后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
朝鲜文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的少数民族文本。盲文出版社还出版了
盲文版。1972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在第一卷
中收入了该版《共产党宣言》。197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仿吾根据
德文本重新译校的《共产党宣言》。1992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中
共中央编译局重新校订的《共产党宣言》,该版译文最初发表于
1978年中共中央党校编辑的《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
1995年6月,由中共中央编译局重新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
第二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对所收文章的译文重新作了校订。
1997年8月人民出版社又依此出版了《共产党宣言》新译文单行本,这
是《共产党宣言》在我国迄今出版的最新译本。

  199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为纪念这部伟大著作,中
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产党宣言》纪念版和珍藏版。该版本收入
1848年2月出版的德文第一版全文和1995年中文版全文,并附有中央编
译局图书馆珍藏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宣言》版本的封面20余幅。书前
的两幅马克思恩格斯肖像系已故国画大师蒋兆和所绘,且是首次公开
发表。

  

四、《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的巨大影响

  五四运动前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先进分子
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解决中华民族命运问题的思想武器起
了重要作用。而其中文全译本的最初翻译、出版对促成中国共产党的
诞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约在上海
和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都跟研究、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有
关。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显然
是把《共产党宣言》思想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最早尝试。建党后,把
革命的重心放在领导工人运动方面,则是这一尝试的深化。1929年,
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也以《共产党宣言》为题发表布告,强调
土地革命,把中国革命重心放在农村。很清楚,这是把《共产党宣言》
精神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质的飞跃。正是这一飞跃使中国革命走
上了成功之路。

  《共产党宣言》影响了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曾多次谈到,正
是在1920年他第二次来北京时读了《共产党宣言》,从此建立起马克
思主义信仰,并掌握了认识问题的方法论。他说:记得我在1920年,
第一次看了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等,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
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
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
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
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周恩来、邓小平、朱德等也都是我党较早接受《共产党宣言》影
响的人。1919年周恩来在日本留学时就了解到《共产党宣言》;
1920年10月赴法留学,在法国和蔡和森等人一起学习该书,最终成为
共产主义者。后来,以周恩来为核心成立中共旅欧总支部,邓小平、
朱德等也是成员,总支部先后出版过《少年》、《赤光》等刊物,宣
传马克思主义,包括宣传《共产党宣言》。邓小平晚年曾说,他的入
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朱德在回忆中也说过相
同的话。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人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
了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后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
学系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此外,恽代英、刘志丹、
董必武、邓子恢、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是通过学习
《共产党宣言》等走上革命道路的。

  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说,记得他在上海交
大读书时,为避开敌人耳目,曾打着手电筒在晚上读《共产党宣言》。
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经典著
作。

  在一个世纪中,《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从翻译片断到翻译全文,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从秘密出版到公开发行,从在少数知识分子中流
传到在全国工农大众中传播,从译为汉语到译成多种民族文字,从伪
装本、手抄本到纪念版和珍藏版,经历了艰难曲折、可歌可泣的过程,
对中国社会的百年变革起了重大作用。《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光辉照
耀我们胜利地走过了20世纪,也将继续照耀我们迈向21世纪!

党的一百年考题篇3

一百年都需要的人

耿景辉

【期刊名称】《剑南文学》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前不久,英国一家媒体公布了一则上世纪早期的招聘启事。这则招聘启事很快便成为了各大公司的“宠儿”,争着套用或直接搬用它,为本公司招才纳贤。

【总页数】1页(P.49)

【关键词】招聘启事;大公司;媒体

【作者】耿景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G219.24

【相关文献】

1.一百年都需要的人 [J], 李辉; 韩雨亭

2.一百年都需要的人 [J], 无

3.一百年都需要的人 [J], 无

4.一百年都需要的人 [J], 程斋

5.一百年都需要的人 [J],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党的一百年考题篇4

两个一百年

“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两个一百年”作为奋斗目标铸就“中国梦”。

◎ 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 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必须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讲话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作了全面系统论述,涵盖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要坚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深入学习讲话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重要论述,领悟讲话的基本内涵,领悟蕴含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要着重掌握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会讲话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切实把握精神实质、精髓要义。要从整体上有机统一地把握讲话精神,全面系统地学、融会贯通地学,真正学懂、学透、学通,努力把零散的感性理解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要把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党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推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领导干部岗位重要、责任重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能对全党全社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政治责任、政治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着深厚的感情学,带着执着的信念学,带着实践的要求学,做到在学习上深一步、认识上高一筹、实践上先一着,力求对讲话精神领会得更全面、把握得更准确、贯彻得更坚决。要切实承担起组织推动学习贯彻的责任,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抓好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抓好各级党组织的学习,抓好本地区本部门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要发挥好带学促学作用,主动到基层去,到党员干部中去,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一起调查研究、一起谋划工作,把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延伸拓展到基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学习的良好局面。

必须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切实用讲话精神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学习讲话精神重在实践、贵在落实。要通过深入学习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十八大各项战略任务的落实,推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重大部署的落实,真正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要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以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要紧密结合思想实际,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讲话精神检视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查找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经常学、反复学、持续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讲话精神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切实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正铺展开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一蓝图、这个梦想。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更加美好的中国将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中变为现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考题 一百年 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