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杠杆教学设计,菁选3篇

杠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名词,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2、知道杠杆*衡条件;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杠杆教学设计,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杠杆教学设计,菁选3篇

杠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名词,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2、知道杠杆*衡条件;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知道什么是杠杆。

  2、经历探究杠杆*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培养学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衡条件。

  难点:1、理解力臂概念,会画力臂,会分析杠杆受力。

  2、杠杆*衡条件的运用。

  教学器材:木板、钉子、钉锤、木棍,木块,砖块,绳子,钩码,杠杆,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用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导入;

  2、木板上钉一个钉子,请一位同学上来拔钉子。然后用钉锤拔。

  3、出示砖块、木块、木棍、细绳等,请一位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激发学生激情。

  二、讲授新课

  1、根据刚才同学演示的情景,说说什么是杠杆。学生得到杠杆的定义。

  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练习:分析一个同学拿一根木棍拖着走,这根木棍是杠杆吗?

  2、根据刚才同学演示的情景,认识杠杆的几个名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练习:根据刚才同学演示的橇砖的例子认识支点、动力、阻力。

  3、分析杠杆受力,注意是杠杆受力,不是杠杆施力。动力通常是人施加的,阻力如何确定,我们假定杠杆转动,那么物体阻碍杠杆转动,阻力与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杠杆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撬杠撬石头的图

  (2)火钳夹煤块

  4、力臂的画法:教师说明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段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2。力臂常用实线画出。如果动力臂与阻力臂重合,可用大括号表示。

  练习:

  (1)学生将上图的力臂画出。

  (2)羊角锤拔钉子,如果动力要最小,如何画动力

  5、探究:杠杆*衡条件

  (1)用同学上台模拟图,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衡。

  杠杆的*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今天研究杠杆的*衡是指杠杆在水*位置静止不动的*衡。

  (2)探究:杠杆*衡条件

  ①参照教材图13、4-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位置*衡?

  ②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

  ③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④学生填写数据,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5)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杠杆*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练习:

  1、从*衡条件可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例如课本中的抽水机,加在抽水机手柄上的力是200牛,如果动力臂是80厘米,阻力臂20厘米,求阻力?

  2、(1)在上面实验中,如果将两个钩码(质量均为50g)挂在右端4cm处,则在右端10cm处要用多大的力才能使杠杆处于*衡状态?方向如何?

  (2)用弹簧测力计演示、验证。

  (3)如果将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上拉,则读数会如何变化?

  6、杠杆的应用

  (1)、学生阅读课文,学习三种类型的杠杆。

  省力杠杆:L1>L2,杠杆*衡时,省力但费距离,如撬杠撬石头的

  费力杠杆:L1

  等臂杠杆:L1=L2,杠杆*衡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如天*

  (2)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都有哪些杠杆,分别属于什么类型?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呢?

  三、小结知识

  (1)什么叫动力臂?什么叫阻力臂?

  (2)杠杆的*衡条件是什么?

  四、课后练习

  1、画出节后练习第3题各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杠杆的示意图,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讲评。

  2、分析指甲剪刀有几个杠杆?分别是省力还是费力?

杠杆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知识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理解杠杆*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德育要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杠杆*衡条件并能运用解决简单问题能力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示意图,且能正确找出各种器具的支点。

  教

  抽水机模型、瓶起子、镊子、扳手、羊角锤、天*等,跷跷板挂图,细线

  探究性实验:杠杆*衡、杠杆和支架(不带刻度)、钩码若干、刻度尺

  课型:

  探究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看录像片或图片

  看录像片:

  (1)古代埃及人用杠杆搬动巨石修金字塔。

  (2)游乐园里小朋友玩跷跷板。

  (3)农村里从井里提水的压水机的杠杆。

  (4)钓鱼。

  (4)缝纫机的脚踏板。

  师: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如钳子、板手、螺丝刀、瓶起子(出示实物)等。有些机械是复杂的,如车床、收割机等复杂机械由许多简单元件组成,其中象杠杆、滑轮等,初中我们主要研究杠杆、滑轮。

  (二)新课教学:

  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这说明杠杆能产生巨大的力。那什么是杠杆呢?

  大家看这些装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有一个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根绕着固定转动的硬棍。

  撬棒撬石头的投影片。

  1、杠杆: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师:杠杆是不是一定是直的?“硬棒”如何理解?

  学生:看图理解。

  师:“硬棒”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杠杆的结构及有关名词:

  对照杠杆撬石头投影片讲杠杆结构。

  杠杆的七要素:

  注:画力臂方法:

  (1)确定杠杆支点和力作用线;

  (2)用直尺或三角板作支点到力作用线垂直距离;

  (3)标明力臂。动力和阻力可以在支点两侧,也可在支点同侧,当力与杠杆某部分重合时,力臂才恰好是杠杆本身一段长度。

  2、杠杆*衡条件:我们知道天**衡时才能读数,这时横杆这根杠杆*衡了,这时左右盘质量有什么特点?

  探究:我们现在探究一下杠横*衡条件。现有杠杆和支架,但没有刻度,如果在一边用细线挂钩码(支架原来*衡),一边不*衡,现在如何使其*衡?

  生:找几个同学做几次,使钩码在不同位置时,杠杆*衡,并记下钩码个数和力臂长度(用刻度尺测量力臂长度),记在课本表中(使用前调节使杠杆*衡)

  师:大家观察上表数据发现什么特点?总结出杠杆*衡条件。

  杠杆*衡条件:略

  这个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师:如果动力是阻力二倍,那么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

  验证杠杆*衡条件(使用带有刻度支架)介绍实验目的方法。

  杠杆的应用: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引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归纳杠杆的分类及各类杠杆的特点。

  (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2)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特点是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3)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请学生分别举例。

  小结:

  1、本节课主要掌握动力等七个要素,能够熟练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并能正确作图。

  2、能够用杠杆*衡条件解答简单问题。

杠杆教学设计3

  教学思路:

  第一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通过作图来强化。再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衡条件。

  第二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只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然后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衡条件。

  设计思路:

  引入新课时采用学生体验游戏的方法:

  跷跷板游戏。

  1、用板凳面或厚木板放在砖块上,作成简易的跷跷板,请一位同学站在跷跷板的一端,分别让体重差别很大的两位同学先后站在另一端,比较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认识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同时让学生形成初步感受---力的大小是影响杠杆*衡的条件之一

  2、让体重大的同学站在跷跷板一侧靠近支点的中间位置,让体重很小的同学站在跷跷板的另一侧最远端。发现体重大的同学被翘起来了。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杠杆,意识到杠杆的*衡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由此引出力臂的概念。同时为后面探究杠杆的*衡条件,作好铺垫。

  在实验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好本课的动力。

  实验探究二: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衡条件。

  反思:

  1、杠杆这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根据杠杆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杠杆模型和理想的理论模型结合起来,比如剪刀、夹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2、这节还有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画支点和力臂,这里既牵扯到数学点到直线距离,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点和力的示意图,学生感到非常困难。

  3、画力臂并比较力臂大小是下面杠杆分类的基础,一定要多练并让学生过关。

推荐访问:杠杆 教学设计 菁选 杠杆教学设计 菁选3篇 杠杆教学设计1 杠杆教学设计与反思 杠杆教学设计一等奖 杠杆教学设计全国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