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初心使命》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初心使命》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教师《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初心使命》读后感

 

 教师《 弘扬 红船精神, 传承初心使命 》 读 后感

  100 年前,嘉兴南湖红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第一步,从嘉兴红船起步,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也深深被打上了“红色根脉”的印记。近期,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红船精神”的殷殷嘱托犹在我们耳畔,这艘小船犹如“红色摇篮”,诞生出百年大党,而围绕着 “红色摇篮”,“红船精神”的革命火种也在三代人身上薪火相传。

 南湖红船的故事要从中共一大说起。故事大家其实都很熟悉,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当时上海法租界秘密召开,但随后因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致使会议被迫停会,大家分头离开。转移出来的代表们认为,会议不能在上海举行了。可是去哪呢?大家意见不一,愁云笼罩,沉寂无声。这时候一位女士的提议为大家带来了希望。她就是一大代表李达的妻子王会悟,她提议去自己的家乡嘉兴南湖继续开会,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到达嘉兴后,代表们登上王会悟事先租好的画舫,在这条船上,中共“一大”会议顺利进行并如期闭幕,而在这背后,王会悟的贡献至关重要。

 在转移会场的关键时刻,是王会悟提出到嘉兴南湖继

 续召开会议。在南湖会议期间,她扮成一个俏丽窈窕的歌女,坐在船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警惕地保护着舱内的代表们的安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的风雨历程中,像王会悟这样的“划船人”也许有很多,他们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默默奉献、不畏牺牲、英勇向前。正是有了这些“划船人”,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和百年大党。

 在 2017 年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曾语重心长讲:“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

 现在供游客瞻仰的中共一大纪念船是 1959 年仿建下水的中型网船,在这船只背后,还有一帮默默奉献守船人,以自己的切实行动践行着“红船精神”。许小弟今年 64 岁,在南湖边守了红船 21 年。21 年下来,许小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他对船上 1000 多个零件了如指掌。只要他一看,就能知晓哪块木板变形需更换、哪块木板要重新上漆、哪个零件要重做,他一一标记出供红船维修保养的工匠参考。木工徐新华就是其中典范,负责做船身的精雕细琢。49 岁的他维修红船 30 年,船上很多精细的雕花都出自他之手。刨子、锤子、锯子、榔头、斧头……酷暑天,十多个工匠围着红船,全部手工打造维修,常常汗如雨下、衣服湿透,可他们无怨无悔、坚持不懈。

 在南湖湖心岛、在禾东船厂,数十位守护红船的老木工、老漆工、雕花工、抹油工、竹藤工等,他们用一颗颗敬畏之心精心呵护,让红船历久弥新焕发青春;他们都是平凡工匠,不善言辞,不懂夸饰,一言一语中透露着真心和真情。

 南湖红船起航百年,“红船精神”也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正如寄语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吾辈青年必将守好“红色根脉”,扛起“历史使命”,传承王会悟革命前辈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践行红船工匠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树立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志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深做细做实,展现我们青年党员应有的“头雁风采”。

 教师工作五年,绽放青春热忱,我愿在有限的党史学习中凝聚磅礴力量;恪守师德,誓在漫长的教育事业中奉献绵薄之力。我们要在新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在“红船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不断强化前列意识,切实把“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贯彻到衡量标准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上,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积极的贡献。

推荐访问:教师《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初心使命》读后感 初心 读后感 传承